切尔诺贝利灾难的持续影响
1986年发生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释放出的放射性云层覆盖了苏联大部分地区,包括现在的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联邦境内的领土,导致上述三个国家的近840万人遭受辐射。
苏联政府在1990年才承认需要国际援助。同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45/190号决议, 呼吁“国际合作处理和减轻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后果”。这标志着联合国开始参与切尔诺贝利的恢复工作。一个协调切尔诺贝利合作的机构间工作队得以成立。1991年联合国建立了切尔诺贝利信托基金,该基金由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人道协调厅)管理。自1986年以来,联合国机构和主要非政府组织推出了230多个研究和援助项目,其内容涵盖健康、核安全、康复、环境、清洁食品生产和信息等领域。
2002年,联合国宣布将切尔诺贝利的工作战略重点转移到长期发展方面。这一新战略的实施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其设在三个受灾国家的区域办事处领导。此外,由于受影响区域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联合国于2009年启动了国际切尔诺贝利研究和信息网,为旨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国家和公共项目提供支持。
2016年12月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4月26日设立为“国际切尔诺贝利灾难纪念日”。决议指出,“在切尔诺贝利灾难发生三十年后,至今依然存在灾难带来的严重长期后果,受影响的社区和地区继续存在相关需求”,并邀请“所有会员国、联合国系统相关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以及民间社会举办纪念日活动”。
近况
覆盖旧掩蔽体的新安全围堵体安装的完成是2019年实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45个捐助国通过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管理的基金为此提供了22亿欧元。新安全围堵体于2019 年7月10日移交乌克兰政府。就国际合作的规模而言,它是核安全领域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之一。
自联合国机构将重点从人道主义援助转向预防、恢复、补救和能力发展以来,采取了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办法,以满足受影响地区和社区的需要。各机构、基金和方案继续与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政府密切合作,向受切尔诺贝利影响的社区提供发展援助。